榻榻米的历史

榻榻米起源于中国,但起源时间无可考证。

汉代以前,地处中原的汉人家庭是没有床的,现代意义上的床,直到汉代以后才由北方流传进来的。上古时期的中国家庭是没有桌椅、床榻这些家具的,上自天子,下至庶人,人们都是席地而坐,席地而卧,吃饭、工作、歌舞、祭祀、睡觉……一切活动,都在地上进行。中国古人这种席地而坐、择地而卧的生活方式称为“席居”。其生活方式称之为席居制、筵席制。

所谓“席地而坐”,就是将草席铺在地上以供坐卧。中原地区的草资源丰富,所以,聪明的古人就以草织“席”,以草席为坐卧之具,是谓“席居”。席居制的的主要特征为择地而卧和席地而坐,它是古代建筑与文化的一个重要结合点,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古居住方式。

而中国南方盛产竹子,所以,他们又因地制宜地发明了“竹席”。竹席又称“筵”,富裕讲究的人家,“筵”上再铺“席”,故“席居”又被称为“筵席”。现在有个常用字语叫“筵席”,就是脱胎于此的。

亦席也。铺陈回筵,藉之曰席。”古人通常设席并不止一层,一般先铺设在地面上的为筵,在筵上面铺设的为席。古代一股是先用较为粗糙的材料铺垫在下方,然后再用较为细软的材料铺设在上方,用作坐卧工具。孔疏中记载:“设席之法,先设者皆日筵,后加者为席,假令一席在地,或亦云席,所云筵席,唯据铺之先后为名。”故“筵与“席”的其中一个区别在于铺设的先后顺序以及材料的柔软度不同:另一区别为筵基本満铺于室内的地面,席是要加在筵上的,只在坐卧处铺设,所以在铺设面积上二者也很大的不同。

席居文化起源于先秦时期,是一种以“地面”为重心的平面起居方式形成的生活文化制度,是中国的原生文化;而现代与以椅、凳作为支撑工具的“立体”起居方式,如稍后的榻与现代的床,则是西方的起居方式,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

中国的席居文化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据有据可考的文献资料说明,西周时已有详尽的席居制度体系。这种文化一直延续两汉时期,席居制度发展到巅峰。其后,由于“五胡乱华”、南北对峙,再到杨隋李唐两家胡化汉人相继为帝,席居才逐渐没落。

古人席地而坐中的席代表有着褥垫和草席意义的茵席在漫长的席居制的居住形式下,上至宫廷朝堂下至百姓起居,都遵循着这种的生活习惯,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也衍生出来了一系列的民间风俗、礼仪制度、衣履式样等特征。席居制的主要居住形式为席地而坐,席地而卧,入室脱屦。“剑履上殿”的记载表明这种恩典代表古代权利的顶峰,地位仅次于帝王,由此可见席居的尊卑性。同时,《礼记》中“曾子易簧”典故中曾子临终更换卧席也这表明席居制具有严格的尊부特征。由席居制衍生而来的是中国古代的坐姿,主要有:“跪坐”、“加肤坐”以及“箕踞坐”。其中“跪坐”是人的膝盖弯曲而坐,它是古代跪拜礼节的起源;二“跏趺坐”是指人盘腿而坐,将脚背放在股上,这是佛教的种打坐姿势:“箕踞坐”是最为不拘礼节的一种坐姿,席地而坐,随意伸开双腿像个簸箕。

原始农业的出现导致古人居住方式从洞穴类转变为地穴式、半地穴式的“棚屋”,后逐浙在平原近水区域发展为“千栏式”建筑。考古发现中国古代氏族社会时期的房屋遗址,由穴居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房屋分布在黄河流域,而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的干栏式建筑由巢居发展而来。除此之外,在河姆渡遗址以及浙江吴兴县钱山遗址中都发现了竹品,其中包括竹编席和竹篾等物,且编织方式已较为成熟。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席居就伴随着干栏式建鏡而存在。随着古代建造技术的成熟与发展,中国建筑的尺度与規模越来越宏伟壮大,建筑内部空间的尺度也逐渐趋向于宽敞,传统低矮的家具和仅供坐卧的席无法満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家具开始往高、大的方向发展,垂足而坐逐渐开始取代席地而坐。

黄现璠先生表明席地而坐是唐以前的居住方式,唐后发展为椅坐。东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影响深远,其中胡床传入中原,但当时仅是帝王贵族的坐具,并没有在全国普及。《说文解字》中对于床的解释为安生之坐,显然,当时床是以坐为主要的功能。到了魏晋南北朝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在战争的影响下,中国南北方在文化、建筑、艺术、宗教等多个方面互相影响,交相渗透。少数民族进入中原时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垂足而坐的高坐具——方凳、圆凳、胡床等进入百姓日常生活,虽然这些家具没有达到完全取代传统席居制的地步,也促使了低坐家具逐渐发展为高坐家具,所以到宋代随着高型家具发展成熟,席居制基本消失。

从南北朝开始,除了宫廷庙堂还使用席居作为祭祀的礼仪外,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逐渐不再使用席居制。交椅的普及加快了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的转变,它使席慢慢转变为床具上的铺垫,在生活中的必要性也逐渐减少,但这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交替转变过程。《韩熙载夜宴图》中,主人韩熙载以盘腿的坐姿坐在椅子上,其余宾客或用席地而坐,或用垂足而坐,坐姿随意多样。这种现象表明席居制的生活主流虽然受到坐具的冲击,但在当时仍然算是宴会是的一种主要形式。但到唐朝时,杜甫《夏日李公见访》中说道:“展席附长流”,这里意思说席是临时展开的,表明席居已经不是当时人们生活的常态了,席居制的居住影响正在逐渐消失。至宋朝,家具经历变革,高坐家具基本普及,高桌、高几、高案随之出现,这种变化使得垂直而坐变成人们固定的姿势,也代表了中国古代起居方式的彻底改变,垂足而坐占据主导地位,席居制的生活形式已经退出主流地位。

坐姿的改变并不是席居制消亡的唯一原因,刘致平先生在《中国居住建筑简史》中提到:“席地而坐即使由干栏式构造产生的习惯。”一种生活习惯的产生必然与其所居住的空间类型有关,席居因干栏而存在,同样,随着干栏式建筑的退潮,席居制必然逐渐的退出人们的主流生活。因为千栏式建筑,下层用架空,上层做居住用,对木材损耗极大。而干栏之所以从中原腹地退到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林木资源减少息息相关。

中国地域辽阔,古代大部分地区均使用木构造建筑,对木材的需求以及消耗数量庞大。随着木材的减少,人们不得不限制材料的使用,宋《营造法式》严格的限定了木料的使用。木料的不足必然影响了房屋的建造,“议欲营之,独柱”,可见到南北朝时期树木的匮乏已到极致。宫殿建造已经如此,民间必然放弃干栏这种木造房屋,转而采用石砖等材料建造民居。干栏式建筑的退潮,使席居制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开始逐渐衰微。干栏的退潮是席居制消亡最深层与物质的原因。西南地区森林广布,木材资源分布,建筑取材更为方面与充足,使得干栏式建筑形式在此区域得以保存,席居制的生活习惯也自然延续下来。西双版纳傣族居住的于栏式民居称之为“竹楼”或“木楼”,有上下两层楼且以竹木为主要的建筑材料,,楼下架空作为圈养牲畜和存储区域,在楼上居住区域,在地面铺垫单人坐席,在廊间也在地面铺席,要求居住者遵循着入内先脱鞋的习惯。在广西壮民居住的干栏式民居“麻栏”中,“不施桌椅床榻唯有一牛皮为铟席,寝食于斯。”与傣族民居铺设席子不同,麻栏民居中所铺设的席子虽用的是牛皮,但以上两者的生活形式是席居制的一种延续。

这种在中国逐渐消失的文化,却在此后的几千年间继续影响着包括朝鲜、日本乃至澳洲等地的文明。

比如,现在被日本人称之为自己起居文化的榻榻米,其实就是源自中国的席居制度,只是它们在日本保留的相当完整罢了——直到现代,日本住宅也保留着一间“和室”,只是,席居则由筵(竹制)上铺席变化成日本现今的榻榻米。

日本至今仍保留了席地而坐的习惯,其特有的和室空间则是对于席居制的延续。席居制“度堂以筵”,目的是为了室内筵席的满铺与整铺。和室空间作为一个私人空间,它继承了席居制的“以筵为度”的特点,将这种度量模式称之为“叠敷”。和室空间内由固定尺寸的叠席满铺于地面,通过席子的大小和数量便可知道这个空间的面积。同时为了避免对于叠席的切割裁剪,达到空间地面使用的整体与美观,建筑的尺度必然需要与以叠席的大小尺寸相联系。和室空间内一般只摆放一张小茶几,几个坐垫,一些寝具,主要作为茶室、书房等私人区域。进入空间时,需要脱去鞋子,赤脚走在叠席上,这种传统席居习惯的保留一方面是日本对于干栏式建筑地面架空这一特点的保留,另一方面则归因于日本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亲近自然的想法。

再者,韩国也长期保存了席居制度,直到中国宋朝,几乎原封未动,相当完整。 随着时代变迁,韩国的席居制度在局部进行了细微调整,在保留总体席居大框架的基础上具备了民族的特殊性。直到现代,韩国仍将其传统房屋称之为“韩室”。

另外,因为远离中原的文化中心,现今在我们贵州、云南等地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苗族的“吊脚楼”、傣族的"竹楼"、壮族的"麻楼",在保留大量干栏式建筑的基础上,现在仍可寻觅到席居文化的痕迹。

西南地区森林广布,木材资源分布,建筑取材更为方面与充足,使得干栏式建筑形式在此区域得以保存,席居制的生活习惯也自然延续下来。西双版纳傣族居住的于栏式民居称之为“竹楼”或“木楼”,有上下两层楼且以竹木为主要的建筑材料,,楼下架空作为圈养牲畜和存储区域,在楼上居住区域,在地面铺垫单人坐席,在廊间也在地面铺席,要求居住者遵循着入内先脱鞋的习惯。在广西壮民居住的干栏式民居“麻栏”中,“不施桌椅床榻唯有一牛皮为铟席,寝食于斯。”与傣族民居铺设席子不同,麻栏民居中所铺设的席子虽用的是牛皮,但以上两者的生活形式是席居制的一种延续。


参考:

①、这项源自中国的古老制度被日本抄袭,现在竟到处自称为本国文化(来源:搜狐网。作者:老黄说史)

②、中国传统席居制的消亡与传承(作者:李娜、张承风)




地 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果园财富广场3号楼21楼2111室

公 司:贵州悟智能和室科技有限公司

电 话:0851-85979761

传 真:0851-85979791

邮 箱:service@s-washitsu.com

网 址:www.s-washitsu.com

扫一扫 官方微信

Copyright © Powered by CmsEasy_贵州悟智能和室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00387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