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室的历史

        随着中国古代干栏建筑的发展,人们为了避免木造建筑被虫蛀和腐坏,便把地板架高,方便隔绝地面所产生的湿气,并且延长使用的年限。在此干栏建筑的基础上铺了一层竹制的“筵”,然后再配以“席”,故称筵席制,又称席居制。

到周代,中国就已经有了房间里铺满席面的传统。席居筵席制度的发展与建立,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一个成熟的制度,并在汉朝发展到巅峰。

中国席居制度的消亡过程是在南北朝之末,隋唐之初。直至唐朝,席居在民间已经很少见了,多使用在禅堂、殿堂之上。而和室就是起源于中国汉唐建筑的禅堂、殿堂。

日本在南北朝时主要以朝鲜半岛为中介与中国进行文化交流。公元588年日本建法兴寺,佛教通过朝鲜半岛东传日本,以后,随着日本佛寺的大量兴建,中国建筑体系也不断传入日本。日本于公元593年建的四天王寺,公元607年建的法隆寺,都是经朝鲜传入的中国南北朝末年式样。

隋统一中国后,日本遣使至隋。唐建立后,自公元630年日本第一次派遣唐使与唐建立正式联系后,先后十八次派遣唐使赴唐,几乎和唐朝相始终。在这二百余年间,日本大量吸收借鉴中国文化,在政治、经济、文化、技术诸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都城宫室建设和建筑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其中更以建都奈良时期(公元710~784)最突出。这时的都城平城京和宫殿、寺庙等都直接受中国盛唐影响。现存东大寺、西大寺、大安寺、兴福寺、药师寺、唐招提寺等古建筑仍俨然唐风,其建筑为木构架,用斗拱,采取封闭式院落布局等,也属中国木构建筑体系。公元794年,日本迁都平安京后,唐文化虽仍继续传入,但日本文化(包括建筑)在融合唐文化后,已逐渐走上自已发展的道路,创出自己的风格。


平成迁都.jpg

“平成迁都1300年纪念祝典”(日本·奈良 2010年10月8日

中国首家智能和室创办者姚武强带贵州苗族表演队参加


日本早期住宅多采用木架草顶,下部架空如干栏式建筑。佛教传入后,住宅也有明显变化。圣武天皇在位时(724~748)朝廷鼓励臣下建造"涂为赤白"(柱梁涂朱,墙壁刷白)的邸宅。奈良时代留下的惟一住宅实例是已被改造成法隆寺东院传法堂的一座五开间木架建筑,原是圣武天皇皇后之母橘夫人的邸宅。

平安时代贵族住宅采用"寝殿造"式样,主人寝殿居中,左、右、后三面是眷属所住的"对屋",寝殿和对屋之间有走廊相联,寝殿南面有园池,池旁设亭榭,用走廊和对屋相联,供观赏游憩之用。镰仓时代的武士住宅,出于防御上的考虑,平面形式和内部分隔都很复杂,布局和外观富有变化。僧侣们则因读经需要而在居室旁设置小间作为书房,这是"书院造"式住宅的萌芽。

到了室町(1338~1573)和桃山(1573~1600)时期,书院造式住宅兴盛起来。这种住宅平面开敞、简朴,分隔灵活,室内设有"书院"(读书用的小空间)"床之间"(挂字画和插花、插香等清供之处,形如壁龛)"违棚"(放置文具图书的架子)等陈设和室内处理,富有特色。

由于商业繁荣,各地领主所在地,以城堡为中心的"城下町"(集镇)兴起,世俗建筑如市房、商家都有所发展;而茶道在武士和文人中的流行,又促进了茶室建筑的发展,以具有农家风味的草庵式茶室最富有特色,这种风格的建筑物称为"数寄屋"(意为风雅之屋)

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各地诸侯兴起一阵兴建城堡望楼──"天守阁"之风。这是一种木结构的高层楼阁,不仅具有防御上的实用目的,而且还作为政治上炫耀和威慑的手段。著名的有犬山、姬路、松本、熊本、名古屋等天守阁。江户初期(1615)发布禁令限制筑城,后此风渐绝。

 

寝殿造、书院造及数寄屋

 

日本的古代文化受到中国文化全面、深刻的影响。在日本绳文、弥生时代的住房为竖穴居住,向地面下挖50-60方形穴或圆形穴,上立木构架盖茅草屋顶,与中国原始时期完穴居住宅近似,室内中央有炉灶。很像中国原始时期的巢居房屋和干栏式住宅。

日本奈良时代的房屋明显可见受中国建筑的影响,其寺庙建筑完全是唐代样式,但日本气候潮湿,建筑基座下立矮柱将房屋沿地面架空,遂形成高床建筑形式,由室内地面延伸来的椽台(平台)成为室内外空间的过渡部分。

日本的建筑和室内传统样式有寝殿造样式、书院造样式和数寄屋样式等。

室内样式的最主要特点是适合使用榻榻米席地而坐和夜间席地而卧的空间形式。

 

寝殿造样式


寝殿造主要流行于平安时代(794年-1192年),是日本古代平安时期的贵族住房样式,受到较多的中国影响,通过皇宫、庙宇的建设而流行于日本的大贵族府邸中。当时的京都平安京仿中国长安京城城市规法做法,规定住宅的标准占地为1町(即120mX120m左右)。受中国中轴线为正房的影响,中心屋即为寝室主屋,左右展开为对屋,寝室南面有较大广场,是举行仪式的地方,庭院广场南面开池并设中岛,周围筑山植树,沿岸向中岛架桥,池中可泛舟。寝殿是主人的房间,用以待客、举行仪式,东西对屋是辅助房间,并有渡廊连接各屋,渡廊向南延伸,端头设钩殿临池。这种做法为寝殿造的典型配置。

寝殿造建筑的室内用板户、障子(推拉门或隔扇)、幔、帘等分割围台空间,并有屏风、软帐、冲立、软障等设备以遮挡视线。室內满铺榻榻米地面,取暖用炭木盆。这些室内样式在日本古代名著《源氏物语》中可见到。

 

书院造样式

 

书院造在寝殿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日本室町时代(1336年-1573年)遗存的文物资料中已可见到,主要为武士阶层住宅,经安土桃山时代定型并发展出数寄屋风书院造(茶室风),此后相沿至今,成为今日“和室”的基准。书院造样式建筑的主室(内)具有榀榻米或木地板的装饰台、书柜书架,有客厅和帐台构等四个设备者称为书院造样式。其内装修还配有完备的坐垫装饰,用华丽的絵画、雕刻和色彩来装饰室内,往往还设地面的高低变化来显示使用者的地位身份,尊长者在高处,低微者在低处。

书院造样式的室内陈设艺术有规定的样式,如在室内的床(装饰台)、柜架、书院(客斤)内进行绘画、摆件的装饰皆有一定格式,装饰台壁面上悬挂绘画以二幅、三幅、四幅为一组(一对),前面中央置香炉,左右放花瓶和烛台,这三件称为三具足。

 

数寄屋样式

 

日本的中世时期,茶由中国传入日本,日本古人为茶设立了专用空间——茶室。这种空间构思与书院造样式结合形成了数寄屋样式,尤以室内轻妙的意境气氖创造获得人们喜爱。在中世纪的繁盛时期,许多人为躲避闹市喧杂,隐遁到数寄屋闲居。供日本天皇家族使用的京都桂离宫是古代数寄屋的杰作,其建筑与庭园一体化,居者可以观赏春之樱花、秋之红叶,可池中泛舟,园中游戏,饮茶赏乐等,居住者不是单固定一处跳望庭院一角景色,而是可在椽台上边回游,边观赏景色,获得步移景异之享受。桂离宫是天皇家族短期休憩的离宮,它与其他国家皇族离宮不同之处在于以其简雅的室内和极为优美、静谧的庭院氖国著称于世。

数寄屋样式的室内装修特色为:面皮柱、花头窗、和窗上部的障子构成,栏间精密细巧的花格,以质朴的材质和木本色为主的雅致装修,营造出书院造样式室内特有的气氖。

日本数寄屋样式的空间还包含了茶室这一特有空间的产生,日本古代的奈良时期,茶进入日本开始盛行。镰仓时期,禅僧时兴抹茶(日本茶道一种沏茶的方式),至室町时期,将军们喜欢抹茶及其仪式,住往在抹茶时使用名器供列坐客人观赏,后逐渐形成茶道,这种抹茶活动的专用空间称为茶室。茶道宗师千利休确立了专用空间“茶庵茶室”,创意为在小空间中精神至上的品茶空间。茶室的空间面积逐渐缩小,成为从榻榻米标准单元的六叠演变至二叠的极小空间。其室内装修材质简朴,品格文雅,品茶者皆由庭院低头通过矮入口进入茶室,显示其茶道人人平等的精神宗旨,京都妙喜庵待庵茶室是武士丰臣秀吉命令千利休为他建造的茶庵,成为茶室的精品杰作留存至今。

日本的建筑室内风格质朴清雅,室内外空间通透,千利休认为享受大自然的四季变化才是人生的真正享受。春之花、夏之阳、秋之艳、冬之雪,有四季的风情オ有人生的快乐,オ产生了文学,艺能,茶道也不例外。为了把自然引入室内,就在室内立插花,在插花创意的快乐时刻即成为超越一切佛事的艺能了。文学、艺能、美酒、佳肴、茶等都是为了充实人的游玩之心的场所空间,这类空间就是数寄空间。

 

和室的前身——书院造

 

    寝殿造及书院造的共同点是:地面都是以掘立造的板间(矮干栏式)为基础,柱多用角柱(方柱),外沿建有“回缘”(木平台),建筑间多用廊连接,所有板间以统一高度为主。

    寝殿造及书院造的不同点为:寝殿造除柱、户、涂笼外少有固定装修,空间区隔以用“屏风、“”、“几帐”、“衝立(小屏风)、“帐台、“棚(架子)、“厨子(橱)、“押板等可移动家具为主。而书院造将上述多数家具固定装修化了,形成了床之间(和室里挂画轴的那个空间)、付书院(窗前台)、帐台构(小移门)、违棚(博古架)、障子(格子门窗)、襖(福斯玛门窗,有绘浮世绘)、等室内结构,另外“疊(榻榻米)也从寝殿时代的随座而铺变成了房间内铺满,几乎不移动。

镰仓时代到安土桃山时代(大约12-16世纪,对应中国的宋元明朝代),新的支配阶级变成了武士,他们根据自己生活习惯,对贵族的居住模式进行了发展和改造,形成了适合自己的书院造。

书院造和寝殿造的最大的区别就是,由一栋一栋分开的房屋变成了一体,因此也产生了隔墙。可动式的门窗,家具等也都变成了固定式,榻榻米的固定和张贴天花板也是由书院造开始发展起来的。

武士有很多战争调停的交涉活动,因此,在居住方式上就形成了接见客人的公共空间“晴ハレ”和个人生活的私人空间“亵ケ”。接见客人的房间最早被称作“会所(かいしょ。会所一般会用工艺品来做装饰,经过很长的时间后,这种装饰形成了固定的格式,称为“座敷飾り(ざしきかざり。 “座敷飾り包括“書院(付書院)”、“床の間”、“棚(床脇)”三个基本元素。

贵族所居住的寝殿造在镰仓时代也吸取了书院造的空间要素。在之后的安土桃山时代的城郭建筑内部也被采用。


A.jpg


书院造的建筑采用了“木割”的手法,这是一种规格化的设计形式,以柱子的“見付け寸法”为基准来决定建筑各部分的比例和各个部材大小。


B.jpg


书院造的门窗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种类有所增加,之前的“蔀戸”已经不再继续被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平安时代后期所产生的“遣戸やりど”(用板制成的单扇推拉门的总称)。镰仓时代之后,有新产生了“引き違い戸”(两扇推拉门)、“舞良戸”等新的开口形式。“明かり障子”也在镰仓时代起南北朝时代非常广泛的被使用。在桃山时代,形成了在外围用来遮雨的“雨戸”。


C.jpg


D.jpg


日本今天所说的榻榻米也是从书院造开始的。平安时代的可移动式的榻榻米到了房屋机能逐渐明确的时期,也开始固定了位置。书院造早期的榻榻米布置在房间的一周,后来整个房间都铺上了榻榻米,称为座敷(ざしき),也就是今天的和室的榻榻米。

书院造内部装饰最大的特征是“座敷飾り(ざしきかざり)。这种装饰方式是由三大要素构成:“書院(付書院)、“床、“棚。这里的“書院”,为了和“書院造”区别开,一般称之为“付書院”,是指房间在面对庭院侧所设置的桌子。它的原型是中国僧人书房里的一种桌子叫做“出文机(だしふづくえ”。


E.jpg


“床(床の間)分为两个系统。一种是由禅宗所使用的“押板”发展而来的“押板床”,另一种是禅宗的坐卧工具“畳床”(俗称本床)。押板是禅僧为了装饰“三具足(花瓶,香炉,烛台)而在墙壁上加的厚板。


F.jpg


“棚是寝殿中所使用的厨子棚所发展而来,并被认为受到宋代的禅宗所用的棚的影响。最古老的棚的形式是“違い棚”,也是书院造中座“敷飾り”所指的棚。


G.jpg


除了上述“座敷飾り这种装饰特点之外,还有以下几个要素。


上段(じょうだん)(上段の間):为了区分而把一部分地面抬高的场所。


帳台構(ちょうだいがまえ)納戸構なんどがまえ):面对付“書院侧”所设置的类似门的装饰物。有说法是借用寝殿造的“塗籠”出入口形式再加以装饰而形成的,俗称“武士隠し”。


欄間(らんま):在门的上方部分,采用一种可以透光的装置。类似于现在很多门的上方做一个小的栅栏或雕花窗。


天井:初期的寝殿造是没有天花板的,只是把屋顶内部稍作修饰。寝殿造的后期逐渐出现了天花板这种形式,并在书院造时期有了稳定的发展。在比较宽广的空间,最初使用的是细的木条在一定间隔挂着的竿縁天井(さおぶちてんじょう),后来发展出了为了彰显身份的豪华的格子形状的天花板格天井、例如折上格天井(おりあげごうてんじょう)等等。


H.jpg


参考:

①、日本的住宅样式2(来源:豆瓣网。作者:新疆巴音郭楞)

②、从建筑中看中日文化交友与发展(来源:豆丁网)


上一篇智能和室
下一篇

地 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果园财富广场3号楼21楼2111室

公 司:贵州悟智能和室科技有限公司

电 话:0851-85979761

传 真:0851-85979791

邮 箱:service@s-washitsu.com

网 址:www.s-washitsu.com

扫一扫 官方微信

Copyright © Powered by CmsEasy_贵州悟智能和室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00387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