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山水

枯山水(かれさんすい)是日本园林艺术的一种,由中国汉代传入日本,但也是日本画的一种形式。一般是指由细沙碎石铺地,再加上一些叠放有致的石组所构成的缩微式园林景观,也包含苔藓草坪或常绿树木等其他自然元素。枯山水并没有水景,其中的"水"通常由砂石表现,而"山"通常用石块表现。有时也会在沙子的表面画上纹路来表现水的流动。枯山水字面上的意思为"干枯的景观"或"干枯的山与水",通常出现在室町时代、桃山时代以及江户时代的庭园中。

枯山水是日式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日本园林是东方园林文化中的经典之一,它缘起秦汉,承袭唐宋,深受禅宗和中国园林师法自然之精神的影响。但有别于中国园林的诗情画意,它兀自走向了枯、寂、侘的境地,于是我们也常以“禅意”来形容。

禅意,从禅宗的哲学思想中来,“自然、平和、简素、质朴、清逸、宁静”等等词汇,大抵概括出了一个只可意会的轮廓。在这一美学观念的影响下,设计的背后往往教人有所思悟。而对于日式庭院来说,这一玄机便蕴藏在独有的“枯山水”之中。

枯山水源于日本,多见于禅宗寺院。枯山水与禅宗的结缘:以砂为水,以石为山,以景喻禅。顾名思义,枯山水并没有水,是干枯的庭院山水景观,在些枯山水甚至排除了草木。其主要特点,用山石和白砂为主体,用以象征自然界的各种景观。如白砂可以代表大川、海洋,甚至云雾,石头则可寓意大山、瀑布等等。

枯山水常被认为是日本僧侣用于冥想的辅助工具,所以几乎不使用开花植物,这些静止不变的元素被认为具有使人宁静的效果。具有东方禅意特征的庭院景观艺术,在日本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虽然起源于中国文化,但在模仿中国山水庭的过程中,逐步摆脱了诗情画意,而走向枯寂境界,形成了被人们所熟知的“枯山水”庭院。

  

枯山水的历史

 

平安时代(794年-1192年)-镰仓时代(1192年-1333年)、中国唐朝(618年-907年)水墨画传入日本。

平安时代末期,世界第一部园林典籍《作庭记》中首次记录了枯山水。

镰仓时代末期,与禅宗相应的以追求自然意义和佛教意义的写意园林发展固定为枯山水形式。

南北朝(1333年-1392年)时代,枯山水的实践时期,一般与真山水(池泉部分)同存于一个园林中,以真山水为主体,枯山水为辅。

室町时代(1393年-1573年),枯山水逐渐从寺社园林走入武家和皇家园林,并逐步与真山水分离开来。枯山水的颠峰时期,出现了枯山水的双璧大德寺和龙安寺。

桃山时代(1573年-1603年),以茶道宗匠千利休所创立的草庵风茶室为代表的日式茶庭兴起。

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多以小型枯山水为主,以枯山水、真山水和茶庭相互融合园林形式出现。


公元538年的时候,日本开始接受佛教,并派一些学生和工匠到古代中国,学习内陆艺术文化。13世纪时,源自中国的另一支佛教宗派禅宗在日本流行,为反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日本园林开始摈弃以往的池泉庭园,而是使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园,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以期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以禅意闻名的枯山水,其诞生的脉络自然也与日本禅学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枯山水”的概念首次出现是在平安时代末期。橘俊纲(1028-1094) 在其著作《作庭记》。书中讲到”于无池无遣水处立石,名曰枯山水“。首次记录了“枯山水”这一术语,当时仅指泉流庭园中的一处景观。彼时的枯山水,虽然仅用于表述这一时期池泉庭院中石景造型的手法,却已然高度概括了后世枯山水的基本形象:以白砂、绿苔、青石,造就静穆、深邃、悠远的山水大千。

镰仓时代末期武士阶级社会地位大幅提升,武风盛行;中国北宋时期泼墨山水画开始成为“网红”,禅文化开始在枯山水中体现。这一时期,枯山水仅作为泉池园林的一部分存在。

镰仓时代日本临济宗的初祖荣西禅师(1141~1215),曾两次访宋留学,嗣承禅宗临济正宗之法脉。返日后,他大振禅风,成为日本佛教的禅宗创始人。十二世纪时,中日虽未有正式邦交,但民间已经贸易频繁,商人、僧侣的往来甚为活跃,日僧赴中国学禅返国弘扬者为数甚多。荣西禅师初学显密二教于比睿山,尤擅长于台密,为叶上流的创祖。荣西为研究禅法,两度入宋,参谒天台山万年寺虚庵怀敞禅师,承袭临济宗黄龙派的法脉,而后发展成日本禅宗的主流。日本禅宗虽早于奈良时代即开始流传,但并不兴盛,真正独立成宗,造成广大影响者,首推荣西禅师所开创的临济宗。荣西禅师自宋归国后即全力倡弘禅法,在他不断推展下,禅宗呈现朝气蓬勃的景象,其后又陆续有宋、元高僧来到日本,使临济宗愈见兴隆,故荣西禅师被尊为日本临济禅门祖师。荣西禅师1168年第一次入宋回国时,将中国的茶文化传入日本。所著的《吃茶养生记》是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引文许多引自宋休《太平御览》等书。

禅宗超然的生死观及“明心见性”的宗旨,深得武家之心。由于统治阶层的归仰,整个社会上行下效,禅学也便渗透进了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而其与日本庭院相互融合后,便逐渐孕育出了枯山水庭院的雏形——禅庭。

在此基础上,另一位名为梦窗疏石的高僧横空出世,在禅意庭院的道路上继续开拓。梦窗疏石是日本有名的“七朝帝师”,更在造庭技艺上为人称道。他将日本更为早期,用于展现“极乐净土”的庭院设计思维引入枯山水,让后者形制更趋完善。而出自疏石手笔,素有“苔寺”之称的西芳寺,则被学界认为是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枯山水庭院。

梦窓疎石(1275~1351).png

梦窓疎石(1275~1351)


梦窓疎石(1275~1351)是日本临济宗高僧。伊势人,俗姓源。字梦窓。为宇多天皇九世孙。他一生不求名利,不进权门,精研佛法,大扬禅风,曾被朝廷敕赐七大国师尊号,称"七朝帝师"。其法系后来形成梦窗派,又称嵯峨门派。他不但是日本大名鼎鼎的一代名僧,更是修建庭园的巨匠,对日本诸多名寺名园的建造,做出了卓越贡献。

镰仓时代,随着禅宗思想的传播,这个时期的精神文化指导者从贵族转变成了禅僧,同时以贵族为中心的庭园形态也发生了转变,禅僧们也开始制作庭园。禅本身没有形状,肉眼也无法看到,而禅僧们通过对禅的认识将自己的心境形象化,置换成某种形态来表现。为了反映修行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他们摈弃以往的池泉庭园,使用常绿树、苔藓、砂砾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园。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以期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

镰仓时代末期,宋朝覆灭,许多僧侣、文人流亡日本,并带来了大量的水墨山水,将“留白”注入了日本美学的意识之中。受此影响,枯山水的设计变得更加具有绘画艺术性,以砂为水、以石为山,用抽象写意的作庭真髓,喻禅于景。

室町时代幕府时代来临,武士阶级掌权,禅文化与武家文化融合,庭院开始走粗犷路线。这个时期也是庭园文化从寺院迈向贵族阶级的开端,为之后枯山水的社会普及埋下了伏笔。

室町时代,日本禅宗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禅文化达到顶峰。砂、石两大要素的艺术性也逐渐至臻,凝缩了禅宗思想、山水画精神的枯山水庭院园的发展迎来了顶峰。禅宗思想对园林艺术的影响更加深厚,促使曰本古典园林逐渐脱离中国的影响,朝枯寂的氛围发展,出现了 "枯山水双璧"京都龙安寺方丈庭园与大德寺大仙院方丈北庭。这一时期,枯山水彻底与池泉分离,作为独立的庭院样式出现在了各禅寺、武家和公家的庭院中。其中便有最为著名,现名列世界文化遗产的“龙安寺石庭”。

建于京都龙安寺的枯山水庭园是日本最有名的园林精品。而这里的"石庭",据说是最具深意的一幅写意抽象画,它占地呈矩形,面积仅330平方米,庭园地形平坦。名为"虎负子渡河"的枯山水,由15尊大小不一之石及大片灰色细卵石铺地所构成。石以二、三或五为一组,共分五组,但不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会看不到其中一颗石头,只有身处主持的位置,方可将15尊石头尽收眼底。石组以苔镶边,往外即是耙制而成的同心波纹。同心波纹可喻雨水溅落池中或鱼儿出水。看似白砂、绿苔、褐石,但三者均非纯色,从此物的色系深浅变化中可找到与彼物的交相调谐之处。砂石的细小与主石的粗犷、植物的"软"与石的"硬"、卧石与立石的不同形态等,又往往于对比中显其呼应。因其属眺望园,故除耙制细石之人以外,无人可以迈进此园。而各方游客则会坐在庭园边的深色走廊上--有时会滞留数小时,以在砂、石的形式之外思索龙安寺布道者的深刻涵义。

由古岳禅师在16世纪设计的大德寺大仙院的方丈东北庭,通过巧妙地运用尺度和透视感,用岩石和沙砾营造出一条"河道"。这里的主石,或直立如屏风,或交错如门扇,或层叠如台阶,其理石技艺精湛,当观者远眺时,分明能感觉到"水"在高耸的峭壁间流淌,在低浅的桥下奔流。

桃山时代这个时代产生了许多耳熟能详的人物: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群雄逐鹿,武士和宗教的力量进一步增强。一代茶圣千利休将日式茶亭与枯山水结合起来,体现出他本人至简的风格。也是在这个时期,枯山水开始步入庶民阶级。

江户时代德川幕府统治地位稳固,这使得大名阶层开始兴起造园的“攀比”心理。充满虚荣心的“竞赛”却促成了枯山水兼收并蓄的包容心态。

8494cdd661dace6816b28806c06ce4b.png

枡野俊明(1953~


枯山水发展至当代,枡野俊明(ますのしゅんみょう)是当代日本枯山水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日本当代景观设计界最杰出的设计师之一,日本禅僧大师和日本古刹建功寺第18代主持。1953年出生于神奈川县横滨市,1975年毕业于玉川大学农学部农学科,学生时代师从齐藤圣雄,毕业后成为其弟子;1979年他以僧人身分云游至大本山总持寺修行,为他今后的设计生涯奠定了思想基础--禅宗美学和日本传统文化。1985年继承父业成为一名禅僧;1995年获加拿大造园家协会"全国优胜大奖";1996年主持科学技术厅金属材料技术研究所中庭改造设计工程,获"日本造园学会奖";同年又获"横滨文化奖励奖";1999年获"艺术选奖文部奖励奖"。

当代枯山水大师枡野俊明将禅宗美学分为以下7种:

1.、不完整的美。例如一支残破的茶杯。

2、脱俗之美。例如京都西芳寺庭园的景观。

3、自然之美。通过人为的技术,作出尽量看不出人为痕迹的“自然”的庭院。

4、去除之美。把多余的东西都去掉,留下足够表达的部分。

5.、寂静之美。远离喧嚣、最安静的地方。

6、枯槁之美。人到了一定年纪之后,产生出不同于年轻人的想法,是一种特别的思考方式之美。

7.、幽玄之美。通过遮挡或若隐若现的手法,使某物不可见,让观者发挥自己的想象。

枡野俊明先生说,"每当为一座花园寻找合适的石头其他材料时,我常常要深入自然进行研究。在寻找植物的过程中,我会带着感情地画出许多草图。当开始立石和布置植物时,我完全沉浸在各种相关元素的对话之中。我要寻求一颗石头或一株树木所具备的某种精神,从而确定其合适的位置"。

 

枯山水构成要素

 

枯山水的构成要素中,主要为砂、石、苔藓、植物四种。

砂纹的设计有涟纹、大浪纹、青海波纹、市松纹、涡纹等,用于表现不同的水景。一般把钉耙或有锯齿的木板作为制作砂纹的工具。

枯山水的各个要素又有多种表现方式、例如石道就分为三种,分别为“真”、“行”、“草”。“真”指正规大道,完全使用加工石;“行”指次一等的道路,加工石和天然石混用;“草”指再次一等的小路,完全使用天然石。

有石组的庭园为现实世界的“色”,无石组的庭园为悟世界的“空”,色空一体,也就呈现了这个世界的面貌。自然石的形态根据环境的不同而各异。在山地或地下采集的原石,更有棱角,称作山石;河流等水域附近的石头,或被河水冲刷钝化了棱角,或表面光滑,称作川石;被河流搬运至大海的石头,或有贝壳附着,或被海水侵蚀,称作海石。单纯表示石头形态时,有“立石”、“横石”、比横石更贴服地面的“伏石”、上部平坦的“平天石”、山形石等叫法。

枯山水庭院以素为美,在园林中的每一棵树木、每一粒砂砾、每一颗石头、每一条纹路,都蕴含着深意。传统的波纹有涟漪式、起波式、纲代式、男性式、青海式、漩涡式、狮毛式、观音式等。

 

11.jpg

不同的砂纹有不同的寓意

 

石块的组合被称为石组,石组通常蕴含佛教或吉祥寓意。例如东福寺光明院波心庭,就采用了大三尊和小三尊石组。三尊石组是指通过三块石头来表现佛教三尊的形式。除去三尊石组,其他常见的石块组合方式还有须弥山式石组(须弥山在佛教中被看做是世界中心,因此须弥山式石组通常有表现佛教理想世界的含义)、礼拜石、座禅石等。

一个景石代表须弥山石像;两个景石代表坐禅石,老和尚讲经,小和尚听经;三个代表三尊石,一个中尊,两个侍尊;五个即为五行石,金、木、水、火、土;佛菩萨石由几十个景石组成;多组景石组合的有七五三石(15个景石分成7个、5个、3个三组,以一个中心石为对称轴两侧各置一组景石);龟石或鹤石,象形组合,龟石有6块,头、尾、四个足。鹤石有4块,头、尾、2个鹤羽。


10.jpg

枯山水中的石组


枯山水中的石头大多采用未经人工修饰的自然石,将石块布置在庭院中称之为点石或立石。在进行深埋作业时,需要通过精心地布置使得石块有“拔地而出”的感觉。同时,带给观者的除了石块在地面之上的美感,还需要留给观者以想象地下空间的余地。

 

具有佛教寓意的石组:

12.jpg

三尊石组


三尊石,主石石释迦石,侧石是不动石和阿弥陀石。但名称还有其他说法,如中尊释迦石,侧尊是普贤石和文殊石;中尊药师如来石,侧尊日光菩萨石和月光菩萨石;中尊阿弥陀如来石,侧尊观音菩萨石和势至菩萨石。三尊石按“品”字立法。它有时不是单独构成,而是与泷石组合在一起。此时,它一定位于泷口源头部分。另外,茶庭大师千力休创立茶庭时,确定了洗手钵石组的最简单的三石组合:洗手钵、添石和前石。


13.jpg

须弥山式石组石

 

须弥山石分作九个山头来象征须弥山:佛教的宇宙观倡导天动说,据说须弥山被视为世界中心的高山,按风轮、水轮、金轮的顺序叠为三层。相传它是一座了不起的圣山,可以保佑万物的平安。

 

吉祥寓意的石组: 

14.jpg

七五三石组


三、五、七为阳数、奇数,三个数字的和十五,亦是阳数、奇数,因此三、五、七被认为是十分吉祥的数字,也是造庭常用的石块数量。


15.jpg

龟岛


16.jpg

鹤岛

 

龟岛鹤岛由六尊矮石按龟首、龟足、龟尾的形式组成龟岛 六景石(一鹤首石、两鹤羽石、两鹤足石、一鹤尾石)组成一个抽象鹤岛。据说,中国战国时代的帝王、霸王和武将都期望自己能成为仙人-- 能像仙鹤一样自由飞翔,像海龟一样潜入海底,并且还会长生不老。后来,这些愿望就作为象征寄托在龟鹤身上,以龟岛为例的虚幻想像以及对它的憧憬,成为一种蓬莱神话传入日本。

 

自然景观石组:


17.jpg

枯流水

 

18.jpg

枯瀑石组


  

枯山水代表地

 

1、西芳寺

地址:京都府京都市西京区松尾神ヶ谷町56

官网:saihoji-kokedera.com


2、妙心寺

地址:〒616-8035 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区花園妙心寺町64

官网:www.myoshinji.or.jp

 

3、仁和寺

地址:〒616-8092 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区御室大内33

官网:www.ninnaji.jp

 

4、龙安寺

地址:〒616-8001 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区龍安寺御陵ノ下町13

官网:www.ryoanji.jp


5、大德寺

地址:〒603-8231 京都府京都市北区紫野大徳寺町53


6、二条城

地址:〒604-8301 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区二条城町541

官网:nijo-jocastle.city.kyoto.lg.jp


7、金福寺

地址:〒606-8157 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区一乗寺才形町20


8、银阁寺

地址:〒606-8402 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区銀閣寺町2


9、重森三玲庭园美术馆

地址:〒606-8312 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区吉田上大路町34


10、高台寺

地址:〒605-0825 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区下河原町526

官网:www.kodaiji.com


11、建仁寺

地址:〒605-0811 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区小松町584

官网:www.kenninji.jp


12、东福寺

地址:〒605-0981 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区本町15丁目778

官网:www.tofukuji.jp

 

“龙安寺石庭:日本枯山水代表之作”

 

龙安寺是由室町时代细川胜元所创建,用于供奉释迦摩尼祖师,历史上丰臣秀吉曾在此举办过赏花宴。寺内“方丈庭院”(又名石庭)相传是宝德二年义天禅师和相阿弥一起建造。在枯山水的全盛时期,它与京都大德寺“大仙院”一同被誉为“枯山水双璧”。


01.jpg


方丈庭院的构成元素极为简单,由夯土墙围绕,其中仅铺设白砂,并设置石头15块,以5、2、3、2、3的组合分布其中。


1.jpg


从平面上看,庭院设计有着严谨的几何构图。5组石头分别位于中央、东、南、西北、西南,以走廊正中为视点中心,有着向东南和西南方向延伸的两条视觉线。

其中,位于庭院最东侧围墙中间的一组石组为主山,体积最大。寓意着“三尊佛石”的大石,呈一立两卧的姿态,于附近配以两块较小卧石,则起到了引领全园、把石组气势向西扩散的作用。


2.jpg


位于庭院南墙边的客山,大小两块石头一卧一立,前承主山,又消除了与远处石组的距离感。

中央石组面积最小,一块向东眺望,另外两块继续向西延伸,指向剩余石组的方向。


3.jpg


西南石组趋于平缓,开始将气势收敛。西北石组则与主山遥相呼应,但总体趋弱,作为整个庭院构图的收尾。


4.jpeg


庭院构图抽象,比例完美,错落安排之间也是禅意十足:三尊佛石为佛像的化身,本身就代表着禅本意;砂砾中的纹理,可以理解为修行中的顿悟;石头上的苔藓既体现庭院的枯寂,又表现出了一种生命感。其所展现的“刹那即是永恒”,乃是枯山水的一个极致。

龙安寺的枯山水庭园里面的15块枯山石,除了主持的位置,在任何角度只能看见14块,不管任何一个角度,都有一块石头隐身不见。十五为盈,代表圆满,十四为缺,事实上是以不完美折射永存之美。

 

“东福寺本坊八相庭:现代枯山水之重生”


纵然枯山水以小见大,万般变化,但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因模式化的固定而难有突破。直到近代昭和名家重森三玲的出现,为枯山水重新注入了新风。

设计师“重森三玲”是日本近现代最负盛名的庭院巨匠。他将现代主义与日本庭院完美结合,赋予枯山水传统元素以全新的意向,被誉为“不可磨灭的金字塔”。

重森一生作庭约二百座,其中最初正式对外的作庭,便是东福寺的本坊八相庭。在晚年,重森称其为自己的代表作。


4.jpg


东福寺本坊八相庭与传统日本庭园的形态不同。它将枯山水移至方丈庭院的四周,呈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通过“北斗七星、蓬莱、瀛洲、壶梁、方丈、京都五山、须弥山、市松”八个设计,将释迦牟尼圆寂之时体会到的“释迦八相悟道”完满地展现。

南庭坐落在方丈之前,为充满现代感的石组,在布石技艺上居四园之首。它以白砂象征“八海”,由石组表现“蓬莱、瀛洲、壶梁、方丈、京都五山、须弥山”此些住有不老仙人的天堂岛屿。


5.jpg


西庭和北庭分别以杜鹃花和苔藓、石板来构成“市松”纹理。“市松”是日本江户时期非常流行的传统纹样,有着厚重的历史感。


6.jpg


7.jpg


而东庭则用寺庙基石的余材摆出北斗七星的方位,以砂石勾勒云纹,以后方的灌木丛代表“银河”。


8.jpg


八相庭的线条优美,景与景之间保持了最佳的距离感。而“北斗七星”和“市松”的运用,则为传统庭院无法想象的新颖意向,充满独特构思。

重森在作庭之前,实地考察了全国各地的古庭,并得出自己对于日式庭园的理解:石组的象征就是日本庭园的艺术本质,而追求舒适性、缺乏紧张感的近世近代庭园作为艺术是堕落的。

所以重森三铃的庭园作品不仅继承了古代日本庭园的精华,并且在艺术性上对日本庭园进行了革新。在昭和乃至当代,重森可谓是第一人,因而他的枯山水庭园被称为“永远的现代”。


9.jpg


枯山水庭园深受禅宗“意境”与“寂寥”思想的影响,所以才能将石、砂、苔藓等最为质朴的素材,高度抽象为蕴意无限的组合。当我们静观枯山水庭园时,枯寂的园景、抽象的设计、诗意的画面、禅宗的意境,都在这一方庭园中获得。万物皆有禅机,枯山水不过其一。而不论品茶、插花、书画,还是打理庭院,只有投入其中,方能抵达内心的彼岸。

 

枯山水的施工

 

一、首先在平地上铺上2-5厘米厚的小碎石,整平。当然不能太过水平,要考虑排水,所以要有适当的斜波。

二、其次在碎石的平面上铺上一层阴网(一种纤维材质的),摆放好石头,这时候摆放石头很讲究,既是要讲究美观,从不同的角度上去审视,又要考虑收边的效果。石头一般以黑石为主,它的审美取向是以瘦、透、漏、皱|”为美。石灯,石涌泉,石槽,石盆等或组合的,或分开的随着摆放,要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去度量,只到最完美效果为止,然后在石头与石头之前用一种胶带塑行,目的是为了堆沙土,种上植物。

三、再次就是铺上一层白砂(刚才提到的铺上阴网的作用也就是防止白石米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大概铺2-4厘米厚,烫平,日式庭院大概就做出来了,既简单,又美观,它的主要功能也就是以观赏为主。

枯山水体现的是一种佛家思想,是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小中见大,白砂可以代表大川、海洋,甚至云雾,石头则可寓意大山、瀑布等等。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就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力量。它同音乐、绘画、文学一样,可表达深沉的哲理,而其中的许多理念便来自禅宗道义,这也与古代大陆文化的传入息息相关。

枯山水的形式 

一、范围不大。

二、不植高大树木,多植灌木。

三、以石组表现峰峦沟壑。

四、以白砂耙成平行曲线象征千重浪。


 

参考:

    、知日·枯山水——日式庭院的至高美学(主编:茶乌龙,中信出版社2017年出版)

    、日本园林——枯山水(来源:豆瓣。作者:rita

    、日式禅意——枯山水之鉴(来源:搜狐。作者:涵碧紫金)

④   、日式庭院造景元素(来源:搜狐。作者:私家庭院)

上一篇
下一篇榫卯结构

地 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果园财富广场3号楼21楼2111室

公 司:贵州悟智能和室科技有限公司

电 话:0851-85979761

传 真:0851-85979791

邮 箱:service@s-washitsu.com

网 址:www.s-washitsu.com

扫一扫 官方微信

Copyright © Powered by CmsEasy_贵州悟智能和室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003878号-2